哪些被误认为“叛逆”的“青少年抑郁”!

青少年的抑郁表现不一,许多临床的案例告诉我们,青少年抑郁很容易被家长或老师误认为是“叛逆”,以对付“叛逆”的方法去对待孩子的“抑郁状态”,从而延长了孩子的就诊及干预时间。

什么是青少年抑郁?

一、青少年抑郁的原因


“青少年抑郁”这个名称,也许离大众很远。但是青少年门诊的精神科医生和在高校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可能对它并不陌生。

●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青少年抑郁的比例正在逐年上涨。在《简单心理》2020 年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中,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发现,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的比例大约在 15%-20% 左右。

●青少年抑郁的麻烦之处在于,一方面精神科医生给青少年能使用的抗抑郁药物非常有限,另一方面部分青少年在服用药物之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副作用。

●诸多因素导致了青少年抑郁症的数据不断走高,比如:

多数的青少年在这一阶段面临着中考和高考的学业压力;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情绪的关注度不高;青少年本身对自身情绪觉察和表达性上相比成年人要更差;

青少年抑郁往往出现的比较隐晦,很多的家长在不具备精神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不能够很好的察觉到孩子出现了问题;


图片


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即便没有被诊断为“抑郁症”的青少年,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的困扰;

图片

情绪是人类心智发展的一个核心,同时也是心理咨询工作中的重点,青少年阶段的情绪只能疏而非堵。此阶段的青少年情绪问题的主要表现有:

♥抑郁(例如:苦闷,无精打采,提不起劲)

♥焦虑(例如:莫名其妙的紧张,坐立不安,心情烦躁,不踏实)

♥人际关系过于敏感(总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好,不理解,不同情自己,与异性相处不自在)

♥情绪不稳定(例如:心情时好时坏,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对同伴家长和老师一会儿疏远一会儿亲近)

♥心理不平衡(同学比自己成绩好,比自己家庭富有或者穿的不好就不舒服,总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公平)

♥适应不良(对学校的课程不喜欢,对学校不适应,学习困难)

♥强迫症状(总想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如考不好怎么办,说错话怎么办)

♥对抗倾向(发脾气摔东西,大喊大叫,爱抬杠,无礼辩三分)

对于青少年这些情绪的处理,其实就像高压锅," 堵 " 的效果确实会更立竿见影,但最终结果可能会是爆炸。

其实这些 " 症状 " 的出现是青少年在寻求父母的关心与帮助,堵的方式带有与他们对抗的特点,只会让关系更加恶化。

图片


三、如何帮助青少年抑郁患

图片


1、重视问题的存在:如果不经治疗,“抑郁症”是十分有害的,所以不要只等待着这些烦恼的症状自动消失。如果你怀疑你的孩子患上了“抑郁症”,将你的困惑以一种充满关爱的、不带判断的方式提出来。即使你不能确定孩子的问题的确是“抑郁症”引起的,但当你观察到的问题行为和情绪也说明,确实存在一个值得被重视的问题。

图片

2、表达你的担心:开始一段谈话时,可以先让你的孩子知道你观察到了什么样的具体的症状、它们如何让你感到担心。然后让孩子谈论一些他 / 她正在经历的事情——要准备好真诚地聆听。忍住问问题的冲动(多数青少年不喜欢他人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对待自己或者被强制),同时明确地让孩子知道你愿意并准备好为他们提供任何他们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3、集中注意聆听而非教训:一旦孩子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忍住所有批评或者评判的的冲动,这时最重要的是孩子在与你交流。你能做到最好的事情就是让孩子知道你在那里,全心全意地无条件的陪伴和支持他 / 她。

图片

4、持续的保持温柔:如果一开始孩子拒绝沟通,不要放弃。谈论抑郁对于青少年来说可能是十分艰难的。即便愿意,他们也可能很难表达自己的感受。尊重孩子感到舒适的限度,同时也要强调你的担心以及聆听的意愿。

5、承认他们的感受:不要试图通过言语让孩子摆脱抑郁症,即便他们的情绪和担忧在你看来十分愚蠢和不理智。不必过于较真地对待他们的情绪,这样他们会理解到你在善意地告诉他们 " 事情没有那么坏 "。承认他们正在经历的痛苦和悲伤,仅仅如此,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被支持。

图片

6、相信你的直觉:如果你的孩子声称自己没有什么不好,并且不解释这些抑郁行为的原因,你应该相信你的直觉。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向你敞开心扉,可以考虑寻求值得信任的第三方的帮助:学校的咨询师、最喜欢的老师或者精神健康专家。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与人沟通。

被抑郁症困扰的青少年有社交退缩的倾向,他们减少与朋友的联系,对于以往喜欢的活动也很少参加。但是孤立的状态只会让抑郁更加严重,所以尽你所能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连接。

7、让孩子参与活动:建议孩子参与他们擅长或感兴趣的活动,比如体育运动、课后俱乐部,或者艺术、舞蹈、音乐课程。尽管一开始孩子可能缺乏动力和兴趣,但是当他们重新参与到活动中,他们会开始感觉到变化并重获热情。

图片


图片

”抑郁症”被称为是“心灵感冒”,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它并不可怕,只要正确认识它,及早发现它,尽早干预治疗它,就可以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


来源:河北医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